找到相关内容123篇,用时8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的生活化与生活的佛化

    平常心是道”的襟怀,任运自然地看待寺院殿堂上的佛像,只要保持其泥塑木雕的本来面目,这些佛像就都是真。一切都有生命,一切都流转,树木有道,含识说法——世界即心中。拜佛的唯一宗旨和功德,就是使众生...契机契理的,是谓“平常心是道”。世尊所创觉的佛法,对于众生,是陈见悃诚,普施群伦的。所以,佛教应该,而且完全可以生活化,作为子,也理应使自己的生活能够佛化。  但是,佛教流传于世,特别是中国的传布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2952175.html
  • 仁德法师-虚云的开示

    ,但这则公案他怎么也不能忘记,非是这则公案是他初见虚云时所  听说的公案,而是这则公案使他明白一个真正的大道理:心中,一切须是得自己去留意、去实修、实证。只要努力,任何人都具备成佛  的条件,...来时的事问它作什么  ?你为什么不问问如今的事?"那位僧人还不领会,因为他只知身外求,并不知道真如佛性就他自己的心里。僧人说:"我不领会。"崇  慧禅师随口念了句偈:"万古长风,一朝风月。你自己...

    黄复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5453523.html
  • 准提法门的修持

    念佛要懂得心地法门,懂得“观心”,当下就是实相,则持名、观想、实相念佛都具备了,你还到那里去找呢﹖“心中莫远求”,这才是真正的佛陀本怀,是正法之所在哪!所以我们现在讲金刚念诵部份并没偏离主题。 ...初年,密法才又从西藏传来中土,也有人去西藏求法,密法才又中土逐渐复兴起来。   了凡四训与准提法  佛教有一本名著叫《了凡四训》,也就是袁了凡的家庭四训,这是袁了凡居士以他学的心得,告诉他儿子如何...

    首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0953987.html
  • 大道分流

    净土教反映和迎合了这种民众心理,为祈求解脱的众生提供了一条佛船,乘阿弥陀佛所立普渡众生往生净土宏愿的愿为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与净土宗宣扬佛度相反,禅宗主张自度。禅宗从即心即心中的观点出发,大力...寻。这样反反复复,只是"寻声逐响人,虚生浪死汉"。 既然不在心外,净土就心中,那么就只能依靠自己向内心去寻。所以禅宗顿悟之外,力倡自度。《六祖坛经》中载有这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80055581.html
  • 道济禅师与吴越佛教文化

    食肉,破坏佛门,影响僧人形象,不值得学习。   2、持赞扬态度的,认为济公不拘小节,活泼天真,常与小儿嬉戏,老百姓为伍。豪情仗义,关心群众疾苦,其行为是“酒肉穿肠过,心中坐&...了台州、苏杭的山山水水。   由于道济禅师的出身不凡,其神奇、高雅、放荡不羁的经历,盛传于民间。一部由清朝文人写的《济公活佛传》风行全国,脍炙人口,老幼妇孺皆知,常作美谈。   约十余年前,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5156829.html
  • 悟后的实修

    肠过,心中坐”等等。其结果是习气未转得分毫,修行未有寸进,反因学了许多口头禅、法语,心田中添了更多荆棘。  所以当知经典上、禅师语录中的见地、境界是他人慧德,是累劫修行的成果;要增长自己慧德,修行...有条件的情况下找一个清净的环境专修一个时期,有助于集中时间、心力清除习气,用功深入到心地的更深层面。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,说娑婆世界有阴有阳,有善有恶,境界转化得快,正好修行,修行进步更快。这...

    海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0257285.html
  • 皖江地区禅宗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(话说安庆之六)

    即人的本性,以心为宗、心中,只需直指人心,便能见性成佛,大大简化了修行实践的方法,开了后代慧能禅风的先声,从而使达摩一系的禅法更加适应了中国人禅修的需要。其思想核心虽然仍旧是《楞伽经》自性清净的...、僧璨禅法中即心即、万法一如的思想,对后来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。特别是道信把达摩禅法的随缘逍遥的修行观,置于当下即是自然之心的基础上,从而提倡“身心方寸,举足下足,常道场,施为举动,皆是菩提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5361471.html
  • 佛国参禅

    ?”我忙回答:“谢谢师傅夸奖,晚生不过一介凡夫俗子,只是慕名而来。”那老僧又含笑说:“心中,多造善因,必得善果啊!”言罢,双手合十,飘然离去。那位老僧布满岁月印痕的面孔和渐渐远去的轻捷身影,让我...由于见得多了,竟觉得普天下的寺庙都是大同小异,无非是弥勒佛、观音菩萨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……一样的乌瓦黄檐、香火缭绕。然而,时值中秋,当我驻足五台山中心区的寺庙集群区,葱郁嵯峨的“五台”怀抱之中放眼四...

    王本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1869965.html
  • 圆霖老和尚印象

    华禅师舍利。老和尚说:不要到处拜山,须知心中,心外无法。慈悲智慧的老和尚,又解开了我的一个结。  这时候,又有出家师拿了几张宣纸过来要请老和尚写字作画,正敏师兄小声问我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请老和尚开示。...化来老和尚还到兜率寺给圆霖老和尚祝寿来了。据说两位大德见面时,言语很少,对面默默地枯坐中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。受华生师兄热情的感染,我不想错过这个机缘,略为考虑了行程之后,决定和华生师兄们一起上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2271280.html
  • 静波法师: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

    使命,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。可见,离开人间学,就如同“空中楼阁”。所以,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;心中,路脚下。   (四)佛教与公平正义的和谐。龙树的《中观论》中说,“不依世俗谛,不得第一义...承当的责任和义务。   (二)一多相容的和谐。因为放下不是放弃,所以佛教徒面对现实,会转化现象心中的执着。待到因缘成熟之际,就会突然的发现“一切法皆是佛法"的真实不虚,是一种完全醒来后的感受...

    静波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5173220.html